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时节,11 月 26 日上午,一个名为 " 一河风雅颂 " 的影像展在湘江边的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开幕。" 一河 ",指的是浏阳河。这个以浏阳河为主题的影像展,创作者是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马栏山新媒体学院的 60 名大学生。一曲浏阳河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随着悠扬的歌声,浏阳河闻名中外。这场影像展,呈现的是当代大学生青春视角下的浏阳河。
记者在现场看到," 一河风雅颂 " 影像展共分为 " 风 "" 雅 "" 颂 " 三大篇章,每个篇章都包含了图片、视频作品和互动讲解。" 风 " 篇章以年轻人的镜头记录和抒写浏阳河自然风貌及沿岸人文风情;" 雅 " 篇章立足于浏阳河流域文史文脉,穿越时间缝隙,借助浏阳古乐的文庙祭孔仪式与传承活动再现湖湘文化奔流不息、绵延至今的生命力;" 颂 " 篇章则选取五位生于浏阳河畔的名人,以当代年轻人视角,进行故居文化读取及空间意境重塑。
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马栏山新媒体学院的黄慧琴是 " 颂 " 篇章中许光达将军故居的拍摄者。她去拍许光达将军故居的那天太阳很大,踏进故居门迎面而来的穿堂风让她印象深刻。
" 闲适,惬意……这像是一位将军生活过的地方吗?不对,这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将军生活过的地方呢!?难道将军连住的地方都要被贴上一个‘该有的样子’的标签吗?我才突然想起来,许光达这样一位大将军也曾惬意地在这样一个惬意的房子里惬意地生活过。而他担当起上战场杀敌、护国强国的重任时,也不过二十几岁——或许,战场上的硝烟会让他怀念故居穿堂风的清爽,又或许,枪林弹雨在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眼里,不过像家里飞来闯去的鸟儿一般…… " 黄慧琴这么想着,拍下了屋脊上一只疾飞的鸟。非常清晰的这只鸟和将军故居前她有意模糊处理的坦克都展了出来。
这是场特别的影像展,有声有色。声音除了来自主创者,还来自他们拍摄时的现场同期声——有浏阳河源头一滴水的声音,有山间风与风的交互对话,有鸟鸣和树叶的起舞,也有车流的声音、叫卖的声音,全长共 234.8 公里的浏阳河就在这些声音中从大围山北麓流到了湘江。
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摄影专业大二学生钟联珊是 " 风 " 篇章中题为 " 溯 " 的三幅作品的拍摄者。作品拍摄的是浏阳河源头的一段水面,水面上几乎每滴水的跃动都清晰可见。这组作品选择采用大幅的打印方式和三联画的排版,收藏级的哈内姆勒相纸进行艺术微喷工艺,画质充满了肌理感和视觉的力量感,浏阳河的流动感和生命力跃然纸上。
祭孔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国之大典。浏阳祭孔历史悠久,从宋代以来就有儒雅之乡的美称。清道光年间邱之稑在宫廷雅乐的基础上将浏阳古乐加以复原、充实和创新,形成了具有浏阳特色融礼乐歌舞为一体的祭孔礼仪文化。2014 年雅乐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雅 " 篇章的主体,便是再现了浏阳古乐的纪录片《承浏雅韵》。视频中,大学生们站在大成殿前,穿着蓝衫,遵循古乐的乐律规制,八音齐奏,再次演绎了国之礼乐在浏阳的盛况。
浏阳古乐包括金、石、丝等 8 大类,一共有 350 多件乐器,通过约 30 至 40 名乐生的打击吹弹演奏,效果不输现在的交响乐。展览现场,有一个古乐乐器的互动装置,可以通过点击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
11 月 26 日的开幕式上,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卢妮在致辞中介绍," 一河风雅颂 " 是基于浏阳河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态,根植于浏阳河所处的地域空间展开的时代命题,此次展览是一次非常良好的开始," 未来,还可以围绕湖湘地方文化呈现层次更丰富的青年影像创作,它最终会成为一个丰沛的社会财富 "。
来源:潇湘晨报 2021.11.27
链接: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61a1a7a68e9f091b3a52058f
编辑:李冬冬
审核: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