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新闻

【中国审计报】两会专访丨代表委员之声

发布时间:2024-03-08 作者:章程 责任编辑:宣传部 浏览次数: 来源:融媒体中心

邱华栋委员: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表示,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建议,首先要完善相关立法。应在著作权法相关配套条例中明确,未经合法授权,不得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或预训练过程中使用受著作权及其相关权保护的内容,不宜将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或预训练活动纳入著作权合理使用范畴。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应规定人工智能开发者负有公示版权内容使用的记录标识义务。

其次,要充分发挥行业政策、国标、行标等“软法”的作用。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相关标准的研究与细化,发挥各标准在司法实践、行政监管和社会治理中的参考作用,选择良好的国标、行标等纳入或转化为规范性文件,发挥指导性甚至强制性作用。

再次,要建立人工智能开发者与权利人组织良性对话机制。鼓励建立版权内容合法流通机制,探索多元化版权授权模式方式,便利权利人授权以及权利人和人工智能开发者间商业交流,推动高质量、多元化正版授权数据库建设。

最后,要加快落实人工智能领域版权保护多方主体责任。加快版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建设。落实人工智能开发者内部版权合规建设要求,加大对人工智能开发者的版权执法检查与版权保护安全评估监管力度,鼓励权利人、使用者向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版权保护不到位的人工智能服务。切实推动多方主体共建充分尊重和保护版权的网络清朗空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章程)


陈赤平委员:

积极推进政府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现行的政府科技计划管理中还存在科技计划多头管理、科技计划项目创新性不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僵硬等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主委、九州体育(中国)有限公司院长陈赤平表示,要积极推进政府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改革。

他建议,首先要分层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机制改革。改革科技计划征集机制,分类建立政府科技计划清单;对行业痛点、难点的科技计划申报采用“赛马制”;对行业“卡脖子”技术的科技计划申报采用“揭榜制”;建立鼓励“无人区”探索研究机制,规划布局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

其次要分类推进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评价改革。形成基础研究与技术路线攻关研究两类清单库,基础研究由高校或研究机构牵头,成果评价以论文为主。技术问题由高校牵头、企业参与,或由有政府依托的科创平台企业牵头,成果评价以小试、中试产品和软件等为主,以论文和专利为辅。

再次要分类推进国家科技奖励评选机制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参评成果产生方法由申报制改为小同行专家提名制,文化、设计、管理和科普类等软科学方面奖励改由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价,由小行业专家和群众(网评)为专家团队评选。

最后要建立科技成果合作转化机制。建设统一入口、分级分类科技成果库,科技成果库向机构(企业或投资人)公开科技成果清单,机构可从中遴选所需科技成果,合作转化。

(本报记者 章程 )


民进中央: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建议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当前,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统筹部署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但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仍存在管护机制不完善、管护经费不充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民进中央建议:首先,补齐短板,构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建立“县市负总责、乡镇为主体、村级落实”的建后管护机制,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管护机制。其次,因地制宜,构建差异化的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经费省、市、县三级共同分担机制并纳入专户管理,允许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资金中提取1%—2%作为项目的建后管护资金,允许乡村振兴奖补资金作为管护资金的重要补充等。最后,多措并举,构建农田管护动态监测监管机制。统筹国土空间、水资源利用等规划,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广落实“田长制”,将高标准农田纳入各级田长监管范围,构建“人防+技防”监管机制。

(本报记者 杜蓓)


吴浩委员:

应推进农村地区应急救护工作

“在面对复合型自然灾害时,农村地区应急救护资源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建议推进农村地区应急救护工作。

吴浩提出,首先应完善乡村“救在身边”政策体系。做好农村地区应急救护建设顶层设计,成立群众性应急救护专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形成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各部门协调联动、村委会扎实推进的工作局面。其次,促进重点人群应急救护能力持续提升。明确知识普及、培训和施救是乡村医生的底线责任和长期任务;鼓励教师创新第二课堂工作载体,开展生命教育和应急救护宣传倡导。再次,加强应急救护阵地建设和技术保障。加强重点区域场所的应急救护物资和设施配备与管理。结合高发疾病、常见伤害和易发灾害特征制定相应标准并完善村卫生室应急救护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实现应急救护资源便捷可及。最后,建设应急救护进农村培训标准体系,营造乡村“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拓展社会应急救护志愿力量,完善激励措施,普及应急救护免责相关法律知识,倡导“学以致用,会救敢救”理念。

(本报记者 章程)


陆晓琳代表: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陆晓琳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突破5200万户,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2.3%。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民营经济大有可为。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企业家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陆晓琳说。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回升乏力,加之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得民营企业“走出去”遇到困难。同时,个别部门或地方出台的非经济政策和经济政策“打架”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为此,她建议要切实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地,高度重视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各部门出台帮扶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时,要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统筹,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对于涉及特定行业、企业发展的重大非经济政策,出台政策前要加大征求行业协会、企业的意见建议的力度,促政策更好落地。营商环境的工作重点在基层,应进一步加强法律保障和政策落实方面的工作,将监督落到实处。

同时,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清理工作。建议设立专门的机构清查账目、掌握情况,以便下一步清理账款工作的开展。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将清理拖欠账款纳入审计、督查、巡视等工作。对拖欠账款问题进行常态化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推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等主体履行还款责任。

(本报记者 章程)


张颐武委员:

打造直播品牌 助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数字化时代,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艺术从业人员需深度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媒介,培育“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化消费新业态,助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他建议文化事业单位探索包含直播在内的多元模式,更好服务社会。支持和鼓励诸如艺术院团等文化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个人、团体演艺直播,并通过短视频传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同时,结合现有文化资源,开发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通过直播拓宽销售渠道。建议文化事业单位将直播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与考核体系。引导文化事业单位重视对人才直播技能的培养和激励,加大对于直播的支持。建议文化事业单位、政府、互联网平台等各方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直播品牌。建立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深入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实景地区,开展一系列地方文化直播活动,如“实景文艺演出直播”“直播走进古镇”“在线体验非遗”等,打造地方文化直播品牌;建议各方充分利用直播平台的本地生活服务功能,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章程)


来源:中国审计报 05版 两会特刊 2024.3.8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9MzPse_uRRKOI7FHIDxHA